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首頁國際

天合光能打造長三角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先進光伏示範區

常州2023年11月14日 /美通社/ -- 近日,天合光能至尊 N型小金剛黑色美學組件亮相長三角可持續發展研究院,用於打造長三角可持續發展研究院的光伏長廊,助力探索近零碳轉型發展新模式、實現長三角、全國乃至全球碳中和領域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重大的國家戰略。建設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是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 長三角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位於上海市青浦區金澤鎮,由同濟大學牽頭建設,匯聚了長三角地區全部八所「雙一流」高校以及外國院士、高端專家等頂尖可持續人才。長三角可持續發展研究院是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的重點合作項目,聚焦碳達峰、碳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國家戰略,強化高校、企業與政府協同聯動,積極構建世界級可持續發展產學研一體科創中心,持續助力長三角示範區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此次,天合光能助力搭建位於長三角可持續發展研究院的光伏長廊,該區域在維持江南民居風貌的基礎上,在既有建築改造過程中採用了包括建築光伏一體化在內的多項先進技術,營造低碳、健康、智能、舒適的環境,將在長三角、全國乃至全球碳中和領域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本次示範項目所採用的是天合光能至尊 N型小金剛黑色透明美學組件。此款組件是天合光能今年全新推出的黑色美學系列組件,並於今年10月斬獲了德國設計大獎。此款產品兼具高性能與美學外觀,延續天合黑色美學設計,純黑一體化外觀極大提升了建築外觀設計中至關重要的「和諧完整性」,與周圍環境相得益彰。同時,創新透明膠膜設計賦予了這款組件獨特的透光性能,陽光照射時,整個空間光影交錯,宛如一幅五彩斑斕的畫卷。在這裡,古典的江南園林美景與現代綠色美學完美融合、相互輝映,令人陶醉其中,流連忘返。 本次項目的總裝機容量為 26.66kW,預計每年將產生穩定的發電量26,853度,同時減少相應的碳排放量22.50噸。所產生的電力將用於園區的展示中心,為該中心提供綠色、可再生的能源供應,也為探索建築領域全生命週期減碳實踐提供了完美的示範樣板。 作為戶用分佈式組件的明星產品,至尊 N型小金剛黑色透明美學組件採用了210R矩形硅片技術,結合N型i-TOPCon先進電池技術,該組件的功率高達445W+,1.6mm*1.6mm輕質雙玻結構,確保了組件的超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時便於運輸、安裝。組件純黑色外觀融合透明膠膜設計,在完美匹配戶用屋頂的同時,更為車棚、長廊等特定戶外分佈式場景量身定制,雙面雙玻設計在提升建築外觀的同時,還可獲得額外發電增益,為全球用戶打造全新光伏美學體驗。 天合光能致力成為全球光儲智慧能源解決方案的領導者,始終致力於推動綠色能源的發展,並積極響應國家對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的建設規劃。天合光能將繼續在這一領域發揮自身的技術優勢和產品優勢,與各方合作夥伴共同努力,為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建設與發展貢獻力量。

新華絲路:聽花酒精彩亮相2023商業與慈善國際論壇

北京2023年11月14日 /美通社/ -- 11月9日至10日,在新加坡舉行的2023商業與慈善國際論壇上,中國白酒品牌聽花酒帶來全新的升級定型酒體,給現場嘉賓留下了深刻印象。 青海春天藥用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外拓展總監Chris鄭作為聽花酒品牌代表,在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他表示聽花酒一直以來追求白酒風味口感升級和酒體減害增益健康化,讓更多飲者受益。 為了實現「好喝」與「健康化」的更高目標,聽花酒應用創新工藝,持續地優化升級酒體,在「雙激活」健康釀酒理論指導下,創建「定向成分編輯」工藝體系,對白酒進行再釀造,將白酒醇香濃郁、層次豐富、細膩悠長的美感意境,提升到全新的高度。 聽花酒還作為唯一指定獎品亮相論壇拍賣會的抽獎環節,為現場嘉賓送上幸運驚喜。 原文鏈接:https://en.imsilkroad.com/p/337142.html

DHL Express宣布位處香港的全球樞紐中心完成擴建並正式啟用

迎接全球貿易復甦之機遇 DHL中亞區樞紐中心的總投資額高達49 億港元,為DHL目前於亞太區最大型的基建投資項目 DHL中亞區樞紐中心乃DHL Express全球三大樞紐中心之一,連接亞太地區和世界各地,同時支援亞太區內的貿易往來 擴建後的DHL中亞區樞紐中心全面運作時,每小時最高處理貨量大幅提升70%,其貨件處理量將較2004 年首次落成時提升六倍 香港2023年11月14日 /美通社/ -- 全球領先的國際速遞公司DHL Express宣布,位於香港的DHL中亞區樞紐中心經已完成擴建並正式啟用,以滿足近年全球快速增長的貿易需求。自2004年成立以來,DHL中亞區樞紐中心的累計總投資金額達49 億港元,彰顯DHL對亞太區的發展機遇充滿信心,實踐協助香港發展成為國際航空樞紐的承諾。 積極促進亞太區及全球貿易發展DHL Express行政總裁 John Pearson 表示:「我們深信,全球貿易乃重中之重。DHL在全球三個樞紐中心共投資超過18億歐元,致力協助客戶拓展全球業務。當中位處香港的DHL中亞區樞紐中心更處理DHL Express接近兩成的全球貨件量,可見其對於亞太區及全球客戶的重要性,地位舉足輕重。隨著全球貿易在疫情後逐漸復常,是次投資將加強DHL的全球和亞太區網絡,讓我們在全球貿易復甦時掌握先機。」 DHL Express 亞太區行政總裁李植興表示:「亞太區滙聚了部分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自DHL中亞區樞紐中心於2004年落成以來,我們觀察到市場對航空貨運的需求持續增長,主要源於亞洲和其他地區的貿易發展,以及跨境電子商貿。即使全球貿易在疫情後逐步復常,在2023年第一至第三個季度,亞太區與各大洲之間的總貨運量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超過三成,遠超疫情前水平。此外,DHL中亞區樞紐中心位於香港的策略性位置,為客戶接通區內龐大商機。我們相信擴建後的DHL中亞區樞紐中心將繼續促進互聯互通,並鞏固亞太區作為推動全球發展的重要角色。」 DHL中亞區樞紐中心位處亞洲的核心地帶,將為亞洲這個全球其中一個發展最快的地區,提供連接全球的樞紐設施。DHL Express計劃中亞區樞紐中心的擴建工程,正好配合將於2024年落成的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擴建後的DHL中亞區樞紐中心將進一步突顯出香港作為航空中心的地位,促進全球貿易往來和商業發展。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於典禮上表示:「就行政長官早前所發表的施政報告,我們制定了《現代物流發展行動綱領》,重點發展智慧化、綠色及可持續化、以及高質量發展。DHL Express 作為重要的夥伴以達致以上目標,其全球樞紐中心的擴建支持我們的香港國際機場由城巿機場發展成為機場城巿,進一步提升香港國際機場的貨運處理能力,攜手邁向長遠的目標。同時,我們亦加強香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航空貨運樞紐的地位。大灣區是全球其中一個最大的製造業集中地,擁有超過 8,600 萬潛在客戶,為業界帶來無盡機遇。」 香港機場管理局行政總裁林天福表示:「機管局以發展香港國際機場成為亞洲電子商貿配送中心作為長遠願景,一直與 DHL 緊密合作擴建其中亞區樞紐中心,有關工作首次於2008 年進行,隨後於2017 年進行第二次擴建。今天,我們慶祝擴建項目完成,提升了快遞及小包裹處理能力,使DHL 和香港國際機場能夠充分把握跨境電子商貿的巨大機遇。」  融合科技以提升效率和準確性DHL中亞區樞紐中心是目前香港國際機場唯一直達禁區的專用速遞貨運中心,總倉庫面積達49,500 平方米,較擴建前提升了50%。設施同時採用全自動貨件處理系統,每小時最高處理貨量達125,000件貨件,較擴建前提升70%。另外,當DHL中亞區樞紐中心全面運作時,其每年總貨運量更高達106 萬噸,較擴建前提升50%,其最高貨件處理量將比2004 年首次落成時增加六倍。 DHL中亞區樞紐中心致力提高運作效率及準確性,更是全港首項採用電腦斷層掃描X...

GS1 HK高峰會2023完滿舉行

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先生出席GS1 HK高峰會並致開幕辭。 高峰會以「締造數碼化的可持續未來」為主題,並邀得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先生作主禮嘉賓並致開幕辭。《施政報告》強調特區政府會全力推動政府服務數碼化、開放更多政府數據等,以推動數字經濟,隨後推出《現代物流發展行動綱領》同樣朝著智慧化、現代化、綠色及可持續化等目標推進,推動物流業高質量發展。 林局長表示:「數字化在過去數十載不斷為市場帶來改變。以上週六的『雙十一』為例,它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年度購物盛會。如果市場沒有數碼轉型,我們的物流業將無法在這個涉及數千億人民幣交易量的重大購物節日,在正確的時間將正確的包裹交付給正確的客戶手上。香港特區政府當然注意到推動數字化和商業轉型的必然趨勢和重要性。由財政司司長擔任主席的數字化經濟發展委員會正在製定一系列具前瞻性的建議,以規劃香港數字經濟在各個領域的發展。」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高峰會的贈辭中亦提到,數字經濟於去年佔國家國民生產總值達40%、即約$6.9兆美元,將繼續推動內地高質量經濟發展達至新里程。特區政府致力拓展數碼基建、開發對連平台及中介軟件,同時積極推動數碼轉型、人才培訓與跨境數據流通,為供應鏈各持份者創造價值,用以發揮數字經濟的力量。他表示GS1 HK高峰會匯聚各行各業的創新精英和變革領袖,集思廣益並啓發新意念,有利扶助企業善用創新科技成長發展,最終惠及普羅大眾。 GS1 HK董事局主席鍾美玲致辭時重申,商界在數碼化進程上,同時要關注可持續性:「隨著消費者及監管機構越來越重視公司對環境、社會等方面的影響,可持續發展將會成為各類型企業的基本經營方針。公司將可持續發展納入為目標和守則,長遠不但推動環境和社會健康發展,更可提升公司競爭力和業務靭性、相輔相成。」 GS1 HK總裁林潔貽感謝所有嘉賓及出席人士,並總結會上嘉賓見解:「數碼化、智能化趨勢持續,公司可從最基本入手、為產品附上一個全球獨有的數碼身份,打通線上線下商貿,同時利用二維碼提供更多元化資訊,包括產品循環再造的資訊,帶動回收和循環經濟。其次,數據是打開數字經濟大門的鑰匙,商家必須多加善用,透過收集及分析營運數據和巿場情報,有利作出更佳決策之餘,亦促進減碳節能、推動可持續發展。」 圖片下載: https://gs1hongkong.box.com/s/r9bshd3oj9phwbqvvpy4atvynhmmoxje  關於香港貨品編碼協會 香港貨品編碼協會(GS1 HK)於1989年由香港總商會成立,是GS1®環球組織的香港分會,提供全球供應鏈標準(包括產品編碼及條碼)及一系列相關平台、解決方案及服務,助企業數碼化,提升供應鏈透明度及效率、確保產品真確性、促進線上線下貿易及推動可持續價值鏈。 GS1 HK目前有近 8,000名企業會員,涵蓋約20種行業,包括零售消費品、食品及餐飲、醫療護理、成衣、物流及資訊科技。本會與各貿易夥伴、業界組織、政府及資訊科技公司積極建立協作生態,實踐「智能商貿,優質生活」的願景。 GS1®是一家提供全球供應鏈標準的非牟利組織,總部位於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擁有超過115個分會,遍及全球150個國家。網址:www.gs1hk.org

應科院與房屋局簽訂合作備忘錄 善用創新科技應對房屋挑戰

香港2023年11月14日 /美通社/ --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今天與房屋局簽署合作備忘錄(備忘錄),建立策略夥伴關係,共同探索創新科技解決方案,提高建造安全及效率、優化物業管理流程。 在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女士、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房屋局副局長戴尚誠先生及應科院主席李惠光工程師見證下,由房屋局常任秘書長/房屋署署長羅淑佩女士及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簽署合作備忘錄,攜手善用創新科技,為建築及物業管理帶來解決和優化方案。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女士表示:「房屋局一直積極尋求採用先進科技及創新思維,以提高施工安全及效率,並優化物業管理工作。憑藉應科院豐富的研發及應用經驗,與房屋局聯合展開技術研究,再加上各界攜手合作,相信由建築施工、屋邨管理,以至客戶服務等方面的質素及效率都會有所提升。」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說:「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樂見房屋局積極運用創新科技方案,並將其融入到房屋建造和管理的各個層面,致力讓香港成為一個更宜居的城市。憑藉應科院在香港及內地的多項科研成果轉化的豐富經驗,結合房屋局提供的多元化應用場景,將有助促進跨行業合作以加速科研轉化,為香港房屋的創科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面貌。」 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稱:「是次應科院與房屋局合作,為香港建築及物業管理發展揭開新一頁,亦有助5G通訊、物聯網、人工智能、光學傳感等嶄新技術落地應用,這些創新科技不僅可以提高建築效能和質量,提升工人及地盤安全,還可以節省能源和資源,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並為香港與內地智慧城市的協同發展注入新動力。」 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表示:「我們很高興能夠和房屋局共同以創新科技和思維,為市民建造更宜居的環境,優化屋宇管理服務。面對未來的住屋需求,借助建築和物業管理科技,可將複雜的任務化繁為簡,節省勞動力,同時更精準及安全地完成任務,因此我相信此次的合作潛能無限,透過房屋局提供的應用場景,我們可將技術拓展至內地,面向國際市場。」 《2023施政報告》提出建設宜居、智慧和環保之都的願景。當中,以房屋委員會將在明年揀選的智慧屋邨作為試點,引入創新科技協助日常屋邨管理和智慧屋邨的實施。是次應科院與房屋局簽訂合作備忘錄,將促進有關創新科技發展,而首批展開研究的技術將包括: 創新組裝合成建築(MiC)精準定位 - 透過智慧光學傳感,定位追蹤、邊緣人工智能等技術,並運用動態視覺感測器提供的資料作即時數據分析,計算出MiC安裝的精準位置。此技術能在極端環境運行,減少了體力勞動工序,亦提高地盤的安全性。 5G遠程起重機控制系統 - 在地盤部署低延遲及可靠的5G私人網絡,配合先進物聯網技術,可連接大量器械及設備,並遠程式控制起重機,實時安全監控和進展追蹤,有助減低工人安全風險,及提高起重機任務準確性。 通用人工智能電梯預測性維護系統-利用人工智能對物聯網數據進行分析, 獲取電梯運行數據模式以有效預測電梯故障。此系統與各製造商的電梯相容,並通過遠程實時監控和準確的故障預測,提高現場維護檢查效率,亦減少電梯停運時間,提升屋宇管理服務質素。 應科院與房屋局於今天(11月14日)簽署合作備忘錄,就提升建築效率和安全、優化物業管理流程,共同探索創新科技解決方案。在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女士(後排左二)、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後排右二)、房屋局副局長戴尚誠先生(後排左一)及應科院主席李惠光工程師(後排右一)見證下,房屋局常任秘書長、房屋署署長羅淑佩女士(前排左)及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前排右)簽署備忘錄。   關於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00年成立,其使命是透過應用科技研究提升香港的競爭力。應科院的主要科技研發領域可歸納於四個技術部門,包括:可信及人工智能技術、通訊技術、物聯網感測與人工智能技術、集成電路及系統。而技術研發主要應用在六項重點範疇:智慧城市、金融科技、新型工業化及智能製造、數碼健康科技、專用集成電路及元宇宙。 多年來,應科院致力培養研究及創科人才,並憑著其技術創新及對工商業界和社區的傑出貢獻而屢獲國際殊榮。截至2022/23年度,應科院已將接近1,400項技術轉讓給業界,並於中國內地、美國及其他國家獲授超過1,050項專利。 如欲查閱更多資訊,請瀏覽www.astri.org。 新聞查詢: 劉燕妮      ...

新華絲路:2023金融街論壇年會在京開幕

北京2023年11月14日 /美通社/ -- 以「更好的中國,更好的世界——加強金融開放合作,促進經濟共享共贏」為主題的2023金融街論壇年會於周三在北京開幕。 中國金融市場規模大、潛力大、發展快、有堅實的實體經濟基礎,已成為維護全球金融穩定的關鍵力量。 中國將務實推進國際金融合作,積極參與國際經濟金融治理,穩慎紮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隨著新動能加快集聚,經濟金融高質量發展呈現良好態勢,未來中國經濟基本面長期向好。此外,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將著力擴大高水平金融開放,吸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來華展業興業。 中國證監會表示,證監會將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圍繞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和數字金融圍繞做好,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 國際清算銀行總裁阿古斯丁-卡斯滕斯(Agustin Carstens)在會上通過視頻連線表示,在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的背景下,開放合作將大大有助於促進經濟增長、安全和可持續繁榮。 本屆金融街論壇年會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新華社、國家外匯局共同主辦,共設置42場活動,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位重量級嘉賓出席論壇,圍繞如何通過金融合作應對全球經濟挑戰進行交流。 原文鏈接:https://en.imsilkroad.com/p/337060.html

廣汽集團連續13年亮相2023澳門車展

廣州2023年11月14日 /美通社/ -- 廣汽集團連續第13年重返中國(澳門)國際汽車博覽會(以下簡稱澳門車展),推出右舵版本的影速、影酷、AION Y plus。領先行業的巨浪混和動力總成以及A480超充樁的到場,更是向世界展現「科技廣汽」的強大實力。 jwplayer.key="3Fznr2BGJZtpwZmA+81lm048ks6+0NjLXyDdsO2YkfE="   jwplayer('myplayer1').setup({file: 'https://mma.prnasia.com/media2/2275983/IMG_2743.mp4', image: 'https://mma.prnasia.com/media2/2275983/IMG_2743.mp4?p=medium', autostart:'false', stretching : 'uniform', width: '512', height:...

新華絲路:2023金融街論壇年會閉幕 廣泛傳遞開放合作的信心決心

北京2023年11月14日 /美通社/ -- 11月10日,2023金融街論壇年會圓滿落幕。參加2023金融街論壇年會閉幕式的嘉賓普遍認為,加強金融開放合作是促進經濟共享共贏的重要舉措,本屆論壇年會廣泛傳遞了開放合作的信心決心,充分展現了專業探討的深度廣度,有效推動了多項成果的落地轉化。 凱雷投資集團創始人大衛·魯賓斯坦表示,歷史經驗證明,加強國際合作,尤其是貿易合作是一個大型經濟體保持持續增長的關鍵要素。2023金融街論壇年會探討了很多關於貿易、經濟、金融合作的有益話題,相信只要各方都著眼於長遠開展合作,一定能實現共同繁榮。 世界銀行東亞與太平洋地區副行長曼努埃拉·菲羅在視頻演講中表示,目前仍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保持乏力,全球金融發展還面臨著氣候變化、資金缺乏,以及基礎服務缺乏幾方面的挑戰。需要進一步推動全球金融市場多邊合作,保持穩定、足夠的資本和流動性,以滿足實體經濟的需求。建立更加穩健的全球治理機制體系,應對多方面挑戰。充分發揮資本的作用,創造更多工作和就業機會以重振經濟。 倫敦金融城市長梁佑思在視頻演講中表示,中國是倫敦金融城的合作夥伴,倫敦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中資金融機構在金融城經營歷史悠久。願意通過金融街論壇進一步促進中英合作交流,與中國有關機構在可持續發展和綠色金融等領域加強合作。 高峰對話環節,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日本央行前行長白川方明出席,與法國央行前行長克裡斯蒂安•諾亞進行現場視頻連線,圍繞央行使命與範式展開深度探討,積極釋放中國金融開放發展信號,增強金融街全球影響力,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楊燕青主持對話。 業內專家表示,論壇廣泛傳遞了博采共進、開放共享的信心、決心。國家金融管理部門負責人對於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深刻見解,表明了中國進一步融入全球化,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的堅定態度。論壇圍繞金融行業發展的規律性、趨勢性、前沿性的問題進行專業探討,為世界金融領域攜手合作,發展共贏提供了重要的智慧和有益的借鑒。 請參閱初始鏈接:https://en.imsilkroad.com/p/337135.html

新華絲路:五糧液「香」約第六屆進博會 共迎開放融通新未來

北京2023年11月14日 /美通社/ -- 11月5日,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在上海開幕。五糧液以「核心支持企業」、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鉆石會員」身份精彩亮相,攜手進博會與世界分享中國開放機遇,為全球開放融通、經濟復蘇與繁榮註入動能。 圖為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現場 本屆進博會期間,五糧液股份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蔣文格參加開幕式等活動,同時在參加第六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洞察消費新趨勢 激發消費新潛能」分論壇及配套活動第十六屆「一帶一路」生態農業與食品安全論壇之際,結合五糧液發展實踐分享發展建議,為以科技賦能食品行業創新發展、助力中國消費增長貢獻五糧液智慧。 今年,五糧液進一步優化在本屆進博會展示區域的陳列和體驗,持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中國白酒再次通過進博會平臺香飄世界。 在五糧液文化體驗中心內,梅竹、國畫書法等元素巧妙點綴,展示了五糧液核心產品和文化創意產品,展現了中國白酒悠久傳承的厚重底蘊、和美共生的價值追求,幫助世界了解中國白酒龍頭企業的創新發展理念和可持續發展道路。 五糧液還巧妙結合進博會的設計元素,推出創意和文化產品,包括一系列盲盒,引起了廣泛關註。 五糧液已連續六年參加進博會,未來將繼續站位進博會這一國際化平臺,以開放聚創新之勢,以共享匯合作之力,以包容凝共贏之識,推動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優秀文化走向世界,助力中國與世界市場相通、創新相促、文化相融。。 第六屆進博會於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行。作為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自2018年以來,每年都會在中國東部大都市上海舉行。 原文鏈接:https://en.imsilkroad.com/p/337040.html

中國海油宣佈渤中19-6凝析氣田I期開發項目投產

香港2023年11月14日 /美通社/ -- 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公司」或「中國海油」,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0883(港幣櫃台)及80883(人民幣櫃台),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600938)今天宣佈渤中19-6凝析氣田I期開發項目投產。 該項目位於渤海中部海域,平均水深約20米,主要生產設施包括新建1座中心處理平台、3座無人井口平台和1座天然氣處理終端。計劃投產開發井65口,其中採油氣井42口,注氣井20口,水源井3口。預計2024年將實現日產約37,000桶油當量的高峰產量。 渤中19-6凝析氣田I期開發項目投產 公司首席執行官及總裁周心懷先生表示:「該項目是渤海灣依託渤中-墾利油田群岸電項目投產的首個千億方凝析氣田,將為京津冀及環渤海地區提供更穩定可靠的清潔能源供應,並有力促進中國海油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中國海油擁有該項目100%的權益,並擔任作業者。 — 完 — 編者注: 如需瞭解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更多信息,請登錄公司網站http://www.cnoocltd.com *** *** *** *** 本新聞稿包含公司的前瞻性資料,包括關於本公司和其附屬公司業務相當可能有的未來發展的聲明,例如預期未來事件、業務展望或財務結果。「預期」、「預計」、「繼續」、「估計」、「目標」、「持續」、「可能」、「將會」、「預測」、「應當」、「相信」、「計劃」、「旨在」等詞匯以及相似表達意在判定此類前瞻性聲明。這些聲明以本公司在此日期根據其經驗以及對歷史發展趨勢,目前情況以及預期未來發展的理解,以及本公司目前相信的其它合理因素所做出的假設和分析為基礎。然而,實際結果和發展是否能夠達到本公司的目前預期和預測存在不確定性。實際業績、表現和財務狀況可能與本公司的預期產生重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於宏觀政治及經濟因素、原油和天然氣價格波動有關的因素、石油和天然氣行業高競爭性的本質、氣候變化及環保政策因素、公司價格前瞻性判斷、併購剝離活動、HSSE及保險安排、以及反腐敗反舞弊反洗錢和公司治理相關法規變化。 因此,本新聞稿中所做的所有前瞻性聲明均受這些謹慎性聲明的限制。本公司不能保證預期的業績或發展將會實現,或者即便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實現,本公司也不能保證其將會對本公司、其業務或經營產生預期的效果。 *** *** *** *** 如有進一步查詢,請聯絡: 劉  翠媒體/公共關係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電話:+86-10-8452-6641傳真:+86-10-8452-1441電郵:mr@cnooc.com.cn  ...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