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熱門
三月瘋媽祖 嘉義東石港口宮 進香盛況非凡
記者黄福松/嘉義報導 在台灣的多元化宗教民俗活動中,最能引起台灣人共鳴的莫非就是農曆三月台灣媽祖的誕辰,各地的進香活動,在台灣遍地開花,同時也被國際文教組織列為世界三大宗教奇蹟。從一年一度的港口宮天上聖母進香活動,領略到台灣人民對宗教信仰的虔誠與熱情。 港口宮位於台灣省嘉義縣東石鄉港口村,地理位置偏僻,接近東石港海邊,早年是極荒蕪純樸的小鎮,由於港口宮天上聖母的神威遠播,在每年的媽祖誕辰進香活動中,漸漸的成為台灣人的媽祖信仰中心之一,值得關注的是港口宮是全台灣分靈最多的媽祖廟, 目前在全台灣各地有3000多間分廟,為台灣最大的媽祖廟組織,每七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信仰港口媽祖。 港口宮鎮守北境(台灣新竹以北含新竹統稱北境)的北境主帥四聖母。早在1967年從港口宮北上救世濟民,受玉皇大帝敕封為港口宮北境主帥四聖母,全盛時期在中山區錦州街台北港口奉天宮,民國60年代進香達到108輛遊覽車,50輛自用客車,爾後直接分靈出8間廟宇,並管理港口宮北境300多間廟宇,記者有幸隨行實況同北境主帥四聖母回駕祖廟參與進香活動,並感謝新莊奉天鳳儀宮的協助。# https://youtu.be/n7LuT3V5_AY ▲新莊奉天鳳儀宮南下港口宮謁祖,港口宮鎮守北境主帥四聖毌回駕祖廟。(影片/寶華影像工作室提供)
九份國小百年大榕樹下的傳奇 世界一代宗師張志通 十八年苦修 丹功練成
記者/張筱 新北報導 站在九份國小校門內,面向豎崎路的左手邊,有棵充滿「傳奇事蹟」的「百年大榕樹」。大榕樹的東方是基隆山,西邊則可眺望遠方的基隆嶼,傍晚時刻漁舟點點,頗有詩意,是校友們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下課鐘響一群小孩在樹下嬉戲,或在其旁玩溜滑梯、爬竹竿,每每回來學校的校友,更愛在樹下合影留戀、看看她。 ▲2018/10/19濛濛細雨中的百年大榕樹。 (圖/新北市瑞芳區九份國民小學官網) 據多年前「瑞芳鎮鎮誌」上這麼描述著: 「本樹原本生長於校園中,1914年移至此,多年來受東北季風及颱風吹襲而傾斜生長,1996年遭颱風賀伯吹倒,經台北縣政府極力整修,並建築支撐牆,以維護生機。」「樹齡約115年,樹圍5公尺,樹高11公尺」。近年來校方也極力照顧呵護,可惜,這棵百年大榕樹已在前年(2021年)功成身退,估算樹齡約莫140年。2021年10月份時,學校特別在榕樹生長處原址,舉辦了一個溫馨感恩的儀式,師生對她的不捨之情,可見一斑。 ▲2019/06/14陪伴小朋友們重要時刻的大榕樹 。 (圖/新北市瑞芳區九份國民小學官網) ▲2019/08/22陪伴小朋友們上課的大榕樹 。 (圖/新北市瑞芳區九份國民小學官網) ▲2021/10/01陽陽小朋友對百年大榕樹說的一句話:感謝大樹的陪伴,從幼稚園到小學。謝謝你。(圖/新北市瑞芳區九份國民小學官網) 在「全國廟宇網-九份國小」一文當中,有一則關於大榕樹的傳奇事蹟這麼描述著:「大門正對豎崎路,正門旁茂盛的大榕樹下,據傳是當時自大陸來臺的丹功祖師張志通大師自學的主要練習場與發源地。」 話說馬西屏先生在2002年出版的《外丹功祖師爺 一代奇人張志通傳》這本書裡提到 : 「張志通生於民國九年十二月一日,民國三十五年曾任天津國術館長,大力推行國術運動,名震平津,三十七年十二月時局緊迫,大師奉張銳師之命,攜丹功密笈來台。三十八年秋任職台北縣九份國小,因瑞芳地區多雨,氣候潮濕,大師疾病纏身,遂啟錦盒按丹冊練功,半年恢復健康,嗣經十八年苦修,丹功練成,而達馬陰藏相,精飛全身之境界。五十六年調永和頂溪國小,開始教導學生國術彈腿,公開傳授丹功,習者日眾,後竟遍及全省,家喻戶曉,掀起全民運動風潮。六十七年九月中華外丹功研究學會成立,發展更為迅速,各縣市成立分支會,練功人口竟達一百五十萬人。」 2014年秋,記者訪九份國小,還見著了這枝葉茂密的百年大榕樹呢!濛濛細雨中,一群離鄉數十年的校友在大榕樹下話當年,真是既幸福又珍貴的美好畫面。# https://youtu.be/18ZPFH3GVRo ▲九份國小百年大榕樹下的傳奇 世界一代宗師張志通 十八年苦修 丹功練成。(影片/張筱 拍攝製作)
宜蘭祕境 安農溪分洪堰自然生態園區 週末假日踏青的好去處
記者張敏敏/宜蘭縣報導 位於宜蘭縣三星鄉的『安農溪』原名電火溪。在日治時期為設立水力發電廠,在蘭陽溪上遊截流引水至九芎湖,提供發電廠發電。發電後排放的"尾水",就是電火溪的來由。總長約17.2公里,溪水不僅可發電照亮蘭陽平原,也提供農作物灌溉,可說是三星鄉的生命之河。安農溪有「安定農民生活」之意。其充沛水源及多樣化豐富的自然生態,秀麗蜿蜒的河岸景觀,是宜蘭遊憩觀光的好景點。 ▲安農溪分洪堰自然生態園區,是宜蘭免門票親子旅遊好去處。(圖/記者張敏敏 攝) 自雪隧開通後,好山好水的宜蘭好比台北的後花園,便利的交通吸引許多遊客,假日踏青- 安農溪分洪堰風景區是很不錯的選擇,有著相當遼闊的青青大草皮、沿岸自行車道、酷似摩西分海般的分洪堰、緑樹成蔭的親水步道等,園區內還有一個不小的湖泊,鯉魚及鴨子悠遊其中,安農溪是一條兼具水力發電、灌溉與觀光遊憩功能之河川。 ▲園區內湖泊可見鯉魚及鴨子悠遊其中。(圖/記者張敏敏 攝) 安農溪分洪堰自然生態園區,是宜蘭免門票親子旅遊好去處,IG打卡景點,景致秀麗迷人,秋天還可來此欣賞落雨松美景,園區草皮維護得相當好,假日全家來此野餐,徜徉在藍天綠地下好舒心,再吹吹風騎騎腳踏車,既放鬆又可療癒身心唷! 推薦自行開車前往,或搭觀光公車綠17的路線# https://youtu.be/K7WiST-hHsk ▲宜蘭祕境 安農溪分洪堰自然生態園區 週末假日踏青的好去處。(影片拍攝製作/張敏敏)
基隆暖東峽谷步道 草木青蔥流水潺潺 郊遊健行好去處
記者鄭玉吟/基隆報導 位於基隆市暖暖區的暖東峽谷步道,入口處有著便利的停車場,峽谷山區林相完整,溪水清澈,是當地的人氣景點。漫步林道中,可欣賞瀑布美景及峽谷地形,並見到月桃花、蕨類與蜻蜓等各種植物與昆蟲,生態極為豐富,是休閒的好去處。 ▲暖東峽谷步道沿途見到的月桃花。(圖/記者鄭玉吟攝) ▲暖東峽谷之溪谷壯麗,兩旁植物生機盎然風景迷人(左);小環步道之溪流及岩石景觀(右)。(圖/記者鄭玉吟攝) 暖東峽谷區內有大環、小環步道,呈現心型雙環步道系統,依著路標指示,行走一圈後可以走回原處。其中,大環步道是淡蘭古道中的一段,另一條小環步道走約10幾分鐘,即可看見有如溜滑梯一般的「滑瀑」景致,沿途的生態綠意盎然,還會經過一座深具古味的吊橋,連接紅磚步道,四處可以聽到鳥聲啾啾及潺潺的流水聲,讓人忘掉世俗的煩憂;另暖東峽谷旁,有一童軍暨生態遊學中心在荒廢多年後,以拉波波村為名,重新打造成嶄新的露營地,並設置廣大草坪供遊客野餐,很適合全家出遊。 ▲暖東峽谷地質屬木山層,構造為東北-西南走向、南高北低傾斜;滑瀑的形成則是雨水匯集後的水流,順著堅硬的砂岩坡面向下滑落。(圖/記者鄭玉吟攝) ▲暖東峽谷旁之拉波波村,有露營住宿區,並設置廣大草坪供遊客野餐,適合全家出遊。(圖/記者鄭玉吟攝) 暖東峽谷環山步道於111年9月完成整修後,已重新對外開放,目前區內步道、涼亭、指標及生態解說牌等公共設施完善,來到此地踏青,不僅能強健體魄,並可放鬆心情,好好體驗自然美景與休閒設施,並增進對自然生態的瞭解。沿途的溪水瀑布、木棧道、拱橋及蒼翠林木等自然景觀,讓人身心備感舒暢,蓄積正能量再出發。#
茶改場喜逢雙甲子週年慶 引領邁入次世代健康茶飲新時代
生活中心/桃園報導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於5/26 (星期五)及5/27 (星期六) 歡度120週年場慶暨機關開放日。該場創立於1903年,迄今已有雙甲子的歷史,一直扮演著臺灣茶業研發先驅與產業推動的重要角色,是全臺唯一茶產業研究的專責機構。本年度場慶活動主軸為『臺茶薪傳越雙甲、智動科研布新局』,茶改場積累兩甲子的研發量能,兼顧產業鏈結與推動,成功推出多項茶業科技新技術,藉由場慶活動演繹新研發智慧茶葉製程與創新科技等具體成果,讓參觀者耳目一新。 蘇宗振場長說明,今年是「速萃暨多元滅菌加工室」及「茶業展示館」兩場館進行揭牌啟用及剪綵儀式,其中茶改場導入食品高壓加工技術 (High Pressure Processing, HPP),其技術核心為茶葉可於常溫下快速萃取,減少加熱能源消耗,並保持茶葉原有的風味,且能快速滅菌及延長保存時間等特點;目前已成功開發高壓茶飲及冰淇淋等產品,本技術未來期能多元應用於其他國產農特產品。此外,該場彙集資料,由現有老建物(紅茶工廠)活化規劃再利用,建置之「茶業展示館」,讓參訪人士有如踏入時光迴廊,可以回顧臺灣茶產業發展歷史軌跡。 ▲「速萃暨多元滅菌加工室」5月26日由農委會陳吉仲主任委員(左六)主持揭牌啟用。(圖/茶改場提供) ▲「茶業展示館」5月27日由行政院張景森政務委員(中)及農委會陳駿季副主任委員(右二)進行剪綵儀式。(圖/茶改場提供) 茶改場進一步說明,為舒緩缺工及積極引進智慧省工低碳排技術,首次對外展示智慧製茶生產線,自茶菁進入茶廠生產線後,藉由影像辨識其老嫩度及再經由智慧控制萎凋程度,接續進行殺菁、揉捻與乾燥作業一氣呵成,極符合安全省工智慧化之產業趨勢。另外,首次亮相的沉浸式教育體驗,藉由觀賞影片讓遊客身歷其境悠遊於特色茶區享受茶山美麗景緻,以上技術可應用茶園導覽、茶園栽培技術、農機教學及茶葉製程教學等。 ▲智慧製茶生產線前端藉由影像辨識茶菁老嫩度,據以作為自動生產線之基礎。(圖/茶改場提供)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陳吉仲主任委員說明茶業改良場於今年7月後,將轉型為「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茶、咖啡及所有飲料作物都是該場管轄範圍,將浥注經費興辦茶區灌溉工程、農機具補助加碼及擴大國內外茶葉行銷活動;另已從今年元旦起,公告臺灣國產茶葉都須登錄溯源,以杜絕不肖商人用進口茶混充國產茶的亂象。農業委員會陳駿季副主任委員提及茶改場120週年期間與業界共同努力,已開創茶產業光輝前程,未來將持續結合歷史文化,並運用最新創意,創造更高價值的下一個甲子。茶改場場長蘇宗振表示,由美國奧瑞岡大學、日本森町教育委員會、法國歐洲植茶協會、瑞士日內瓦中文學校及小旺萊文化協會等舉辦國際茶會,藉由品評臺灣特色茶作為跨國界的交流,推廣臺灣茶文化,並聯合祝賀茶改場兩甲子生日快樂,因茶結緣而延續多國情誼,有助於提升臺灣茶業在國際上的能見度。 ▲由法國歐洲植茶協會(左上)、美國奧瑞岡大學(左下)、日本森町教育委員會(右上)、瑞士日內瓦中文學校及小旺萊文化協會(右下)等聯合祝賀茶改場兩甲子生日快樂。(圖/茶改場提供) 蘇場長說明,茶改場對臺灣茶產業發展有功人士予以公開表揚,今年度遴選6位茶產業傑出及特殊貢獻獎得主,包括魏清河先生(花蓮蜜香紅茶的推手)、黃文雄先生(傳承百年綠茶技藝)、謝堉均先生(引進袋茶包裝先驅)、陳拍收先生(布球揉捻機發明者)、陳清鎮先生(布球束包機發明者)及柯賢鉎先生(臺灣採茶機械化推手),特別感謝他們對臺灣茶產業發展與促進地方經濟繁榮的奉獻與貢獻。 ▲花蓮蜜香紅茶的推手的魏清河先生(右二)、臺灣採茶機械化推手柯賢鉎先生的家屬(右三)及布球束包機發明者陳清鎮先生的家屬(左三)由行政院張景森政務委員(右四)及農委會陳駿季副主任委員(左一)親自頒發茶產業貢獻獎。(圖/茶改場提供) 此外,茶改場邀請全國學生盃創意茶飲得獎選手進行現場展演,凸顯高中(職)及大專院校學生對茶的理解及新創意,「最佳人氣王」票選活動由國立仁愛高級農業職業學校許家甄及江家恩兩位同學獲獎,獨得新臺幣2萬元獎勵金。另為了增加與消費者互動的機會,特別選在鄰近茶改場之埔心公園規劃臺灣特色茶推廣區,有來自7縣市、11個茶區百大青農分享自家好茶,現場搭配風味輪說明,讓民眾可充分了解不同茶類品質特色,進而輕鬆選購自己喜好的好茶。 ▲全國學生盃創意茶飲競賽「最佳人氣王」票選活動由國立仁愛高級農業職業學校許家甄(左二)及江家恩(右二)兩位同學獲獎,由蘇宗振場長(右三)及大葉大學觀光餐旅學院李世傑院長(右一)共同頒獎。 ▲臺灣特色茶推廣區於埔心公園辦理,現場邀請百大青農與在地青農共同推廣與行銷臺灣好茶。(圖/茶改場提供) 茶改場說明,今年度配合農業部成立,茶改場將轉型為「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而對臺灣茶產業於極端氣候、農業勞動力下降、消費族群偏好轉變及國人對品質及安全需求增加等多重因素影響下亟需轉型,未來在科技研發與產業輔導面向上,將導向健康、安全及快速即飲之「次世代健康茶飲」為目標,讓茶及飲料作物朝向多元化蓬勃發展,為茶改場開啟下一個百年盛世奠基。#
台北國際觀光博覽會基隆館打造夏日「海港新樂園」
「2023台北國際觀光博覽會」,於5月26日至29日在台北世貿一館正式登場,基隆市政府為吸引夏日旅遊旺季人潮,特別鎖定親子及暑假旅遊族群,結合富含海洋文化及體驗的海洋科技博物館、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及和平島地質公園等,推出「海港新樂園」主題,並邀請在地業者共同參展,推出填問券打卡送好禮、滿額抽獎活動、DIY手作體驗及達人分享、美食試吃等多場推廣活動,透過旅展行銷基隆海洋港灣的魅力。 ▲「2023台北國際觀光博覽會」基隆市以「海港新樂園」為主題,吸引許多人潮。 基隆市政府觀光及城市行銷處處長郭霽表示,基隆館將於開幕首日邀請親子旅遊部落客「小妞的生活旅程」到現場,推廣夏季基隆一日及二日遊行程,以及基隆觀光巴士與AGODA平台合作的優惠方案;此外,27及28兩日特別安排達人分享活動,邀請「和平島地質公園」的黃偉傑總經理,為大家介紹和平島地質公園及周邊景點的玩法,讓更多人了解基隆近幾年的蛻變,吸引遊客親自前來體驗。 基隆館本次邀集多達9家觀光業者及伴手禮參展,透過旅展推廣,充分展現基隆店家的實力。 【委託行街區】富有悠久厚實文化故事,介紹委託行過去繁華榮景。 【海洋科技博物館】主打5G沉浸式體驗與VR海底隧道冒險體驗。 【七堵瑪陵休閒農業區】提供農作DIY、在地食材料理、餵食水鹿等體驗。 【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以寓教於樂、體驗感動的學習互動方式,帶領民眾探索海洋文化與海洋人文。 【阿里棒棒】將東北角海岸盛產的飛魚卵融合製作多款豬肉製品。 【蔡技食品】以基隆產地直送海鮮製作海味蛋捲及煎餅。 【心干寶貝】來自基隆八斗子的幸福海鮮醬料。 【漁品軒】全台唯一即食沖泡海鮮米粉。 【找到幸福咖啡店】以友善農家理念,推出使用台灣稻米製成的米餅乾、米貝果及原住民風味的馬告咖啡。 為了吸引觀展人潮,基隆館也推出多項好康活動,包含填問券拍照打卡就送潛水布飲料提袋,及消費全館滿800元即可參加扭蛋抽獎活動,獎項有飛魚卵肉乾、海科館票券、小卷醬、咖啡包、環保吸管、海鮮拌麵及七堵瑪陵農產品等好物。針對本次旅展,基隆館特別規劃海廢DIY及釀酒DIY體驗,讓民眾可以透過手作體驗,認識基隆在地環境資源與特色,釀酒DIY運用基隆在地海藻「石蓴」,釀出屬於個人的獨特風味,海廢DIY則是利用海洋廢棄物再生創造,打造屬於個人的特色小物。#
⟮ 獨家專訪 ⟯ 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資深主治醫師 吳懿哲 暢談熱門話題 心臟病中西醫診療觀點
https://youtu.be/XWQ7YBF86iA ▲⟮ 獨家專訪 ⟯ 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資深主治醫師 吳懿哲 暢談熱門話題 心臟病中西醫診療觀點。(影片/睿傳媒製作)
人氣美食 台南石精臼擔仔麵
記者鄭俊宏/台南報導 擔仔麵及肉燥飯是台灣聞名中外的古早味美食,台南赤樓附近的民族路上就有六家店,大部分都是第一代掌門人陳瑞彬先生的家族後代所經營。陳家第一代的陳瑞彬為了養家糊口於1964年在民族夜市騎樓下經營「石春臼擔仔麵」其兒子在市府教育局幼教課和特幼課工作的陳宗男利用下班時間就會到店裡幫忙,後來因生意越來越好,人手不足,陳宗男毅然辭掉公職,回家專職幫忙做生意,但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每天光在騎樓擺攤和收攤都需兩個小時以上的勞動,體力不堪負荷,恰巧附近有店面搬出,便趁機遷入,並改名為「石精臼擔仔麵」,繼續服務老顧客。 ▲石精臼擔仔麵店面, 近台南赤崁樓風景區。(圖/鄭俊宏提供) ▲石精臼為台語發音,是用來舂米的石臼。(圖/鄭俊宏提供) 陳宗男先生表示」擔仔麵的訣竅在肉燥的燉煮」得選用新鮮胛瘦肉,每天親手熬製肉燥,製作過程不能加入半滴水,紅蔥頭堅持採台灣本地生產的,即使蒜頭漲價漲得再多,還是得「狠下心來炒下去」,為的就是忠於原味,忠於顧客。 ▲擔仔麵有著典型台南古早風味。(圖/鄭俊宏提供) 擔仔麵的高湯用新鮮的白蝦和大骨頭慢火熬製四個小時,甘甜自然,完全不加味素,符合現代養生概念,另一項關鍵就是紅蔥頭,因為肉燥的香氣要能充分地提昇就是要靠紅蔥頭這一味,先炒過後磨成粉末再供加入拌炒。 ▲店內用餐小矮凳 桌椅也是極具特色。(圖/鄭俊宏提供) ▲附近都是陳氏家族商店。(圖/鄭俊宏提供) 至於搭配享用擔仔麵的小菜是香腸、烏魚仔,石精臼的蒜泥豬腳、活蝦和 3Q滷蛋則是該店客人必點的三大招牌。 若想進一步了解,有機會到赤崁樓遊玩, 不要忘了到店內一嚐傳統美味, 陳老闆會熱情跟您講述古早味擔仔麵的歷史及烹煮手路哦!# 台南 石精臼擔仔麵 台南市中西區民族路二段224號
錢進東南亞 Traveloka Agoda和Booking.Com 誰將獲得最大的市場板塊
生活中心/整理報導 從網路優化軟體領域服務跨足數位市場行動智慧,現觀科技協助跨境品牌了解印尼各領域市場,分享最新一期印尼線上旅遊平台市場概況! 概要 作為快速成長的新興市場,印尼一直是許多網上旅遊代理商(OTA)想抓住的機會。隨著COVID-19 疫情得到控制,全球的邊境也逐漸開放,預計印尼旅遊市場將迎來新的成長。現觀科技的行動智慧團隊(Groundhog Mobility Intelligence,簡稱MI) 與Indosat Ooredoo Hutchison (IOH) 合作,為印尼前三大 OTA 市場的領導者 Traveloka、Agoda 和 Booking.com 提供了洞察報告。 2023 印尼第一季OTA 市場分析 在過去幾年中,印尼 OTA 市場一直由 Traveloka、Agoda 和 Booking.com 三家公司主導。2023 年第一季度的活躍用戶數據指出:Agoda 的增長率為 17.7%,為同期最高;Booking.com 增長了 5.6%;Traveloka 的市場份額則在一個季度下降了 21.8%,落居第二,這可能與Traveloka的使用者傾向在假期期間國內旅遊,而年初是印尼國內旅遊的淡季有關。 ▲2023 印尼第一季OTA流量趨勢分析。(圖/現觀科技提供) 根據現觀科技運用電信數據所得出的分析結果,在過去的一個季度中所有 OTA 平台皆在聖誕節期間達到了流量的高峰,之後逐漸下降。與其他 OTA 相比,Booking.com 在用戶數量上相對穩定,而 Traveloka 則是較為起伏,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高低峰。 2023 印尼第一季OTA流量趨勢分析。(圖/現觀科技提供) 受眾維度-在年齡分布方面,我們可以看到更明顯的差異。年齡在25-34歲的千禧一代更喜歡使用Traveloka。Agoda和Booking.com在印尼的受眾略微年長,其以35-54歲的使用者比例較大。相較於Traveloka的使用者,他們的收入較高,許多人屬於中上收入階層。 ▲年齡在25-34歲的千禧一代更喜歡使用Traveloka。(圖/現觀科技提供) 平台使用重疊率-有趣的是,雖然使用者不會只使用一個平台,僅約5%的印尼OTA使用者曾在過去一季同時使用過Traveloka、Agoda和Booking.com中的所有平台,僅有18.5%的使用者傾向在預訂前後比較不同平台間的價格。 ▲僅約5%的印尼OTA使用者曾在過去一季同時使用過Traveloka、Agoda和Booking.com中的所有平台。(圖/現觀科技提供) 重度使用者 VS 一般使用者 - 三個平台的重度使用者年齡層皆較為年輕。Traveloka的25至34歲使用者比一般使用者高出4%。此外,Booking.com的重度使用者年齡層比其他平台擁有更廣的範圍,其中35至44歲重度使用者比一般使用者高出1%。 ▲三個平台的重度使用者年齡層皆較為年輕。(圖/現觀科技提供) 受眾最常用的行動應用程式分析-以下圖為例,三個平台的使用者在網路上的行為有相似的興趣。 分類 Apps 社群媒體 Instagram, Facebook, SnapChat, Facebook Messenger, Twitter, TikTok 影音與娛樂 YouTube, Spotify 電商 Shopee, Amazon, Lazada 地圖與導航 Google Maps 特別觀察使用者在熱門類別中的常使用的應用程式,可發現這三個平台的使用者對社交媒體和電子商務應用程式可能有不同的偏好。Traveloka 的使用者更喜歡使用 Shopee,而...
信義區「天坑」因連續壁施作 出動 58台車混凝土灌漿回填
記者劉惠美/台北報導 台北市信義區崇德街60巷一處建案基地旁,於(13日)下午突然發生道路嚴重坍塌,出現一個巨型「天坑」,天坑大約長達15公尺、寬3公尺及深度3公尺,因事發地點就位於民宅旁,並緊急疏散崇德街60巷12-24號共10名住戶,所幸無人受傷。.初步判斷是基地內的地下連續壁有11公尺處有破洞,破洞原因可能是施工時有疑似為連續壁施工時有「包土」狀況,才造成坍方處的砂和水流往工地,進而發生道路坍陷,因此在當天晚間,已經出動58台車混凝土灌漿回填在基地內作填砂灌水平衡水壓,基地外則是灌漿回填,目前仍在修補中,至於預防性疏散的居民何時可以返家目前用電要恢復,路要鋪平前後約需要1到2周的時間。 ▲台北市信義區崇德街60巷路已填平,趨於穩定,還是有封守線。(圖/記者劉惠美攝) 訪問當地住戶,住戶紛紛說「很嚇人」,「當初建商蓋房子打得很深」「都可以感覺到地板在震,心有餘悸」,「有家歸不得」,「希望能趕快回到安全的家」。 北市都發局長王玉芬表示,現場已經開始針對坑洞進行灌漿作業,建築工地的方面則是有委請消防隊的水車進行灌水,讓兩側壓力得以保持平衡。王玉芬說,該棟受影響公寓的住戶16戶的部分,由消防局協助,全部已撤離完畢,目前住戶皆安全,其中有10人需要安置,目前已經安置在信義區的旅館,所有住宿的費用都會由營造單位負責。 ▲台北市信義區崇德街60巷,有工程車進駐派修。(圖/記者劉惠美攝) 台北市建管處指出,目前初判疑似為旁邊新建住宅大樓施作連續壁,結果滲水所導致地層下陷,將依《建築法》開罰營造廠、監造人(建築師)各9萬元,目前已勒令停工。路塌陷的問題則用混凝土做緊急處理中,目前已勒令停工,未來一切問題都安全妥善完成後才會復工。 ▲台北市信義區崇德街60巷,有大批現場人員施工進駐。(圖/記者劉惠攝) 蔣萬安指出,整個狀況穩定以後,會針對台北市的工地,做全面的清查,是不是有這次事件類似的情況,再積極處理,在此後續會追蹤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