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首頁文教

洲仔濕地原始林地自然放鬆身心 尊重萬物的恬靜之處

記者秦毅君/高雄報導 走進洲仔濕地公園內,靜靜地行進步入模擬原始的環境中,接受大自然的洗禮,看看天空白雲、聽聽蟲鳴鳥叫,有一種寧靜的感動綻放在心裡,沈澱於此讓人身心舒暢,彷彿卸下了所有的疲憊。 ▲走進洲仔濕地公園內,看白雲、聽蟲鳴鳥叫,有一種寧靜的感動綻放在心裡。(圖片來源/秦毅君) ▲洲仔濕地保育類水鳥「水雉」已悄悄換上金黃繁殖羽。 (圖片來源/高雄市政府)  洲仔濕地公園位於高雄左營蓮池潭畔,是一座以生態工法打造出的濕地公園,多年來不只成功地復育了多種鳥類,還是個水生動植物的生態棲息地。 ▲受到鳥友青睞的洲仔濕地。(圖片來源/秦毅君) ▲盛開的月桃花。(圖片來源/秦毅君) ▲洲仔濕地公園生態豐富。(圖片來源/秦毅君) 這座濕地宛若都市中的綠洲,遠離喧囂並為植生物提供緩衝與庇護,同時也是人們可以體會自然、放鬆身心並尊重萬物的恬靜之處。 ▲沈澱於此讓人身心舒暢。(圖片來源/秦毅君) ▲步道偶遇黑冠麻鷺。(圖片來源/秦毅君)  ▲漫步於林蔭大道,微風徐徐。(圖片來源/秦毅君) 以往公園的設計多以「人」為主體,而洲仔濕地將「生物」定位成公園的主要使用者,在合力營造濕地環境下,針對不同鳥類的習性與棲地型態,利用生態工法打造深淺不一的水池,許多生物自然地再度出現,悠然自在地棲息於此,走在步道中居然偶遇黑冠麻鷺,叫人頗為驚喜。 ▲扶桑花步道。(圖片來源/秦毅君) ▲石椅下可小憩片刻,一旁有生態池可觀察。(圖片來源/秦毅君) ▲營造出適合昆蟲的家。(圖片來源/秦毅君) 人生活於天地之間,與自然的關係緊密相連,隨著無止境地貪求,不停地掠奪地球的資源,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也一直在反撲,如何符合自然的運行?這或可令人深思。 ▲洲仔濕地生態解說中心提供民眾預約導覽。(圖片來源/秦毅君) ▲配合國小課程解說的水草生態池,引領小朋友保育觀念。(圖片來源/秦毅君) 洲仔濕地公園是以維護自然生態為主,並非為一般的觀光景點,僅開放部分區域及時段供民眾預約導覽,為避免干擾生物之棲息,參觀人員請記得遵守濕地公園規劃之動線,並且注意自身的安全,尤其是需注意防蚊。# 地址:高雄市左營區環潭路58號 營業時間:星期二~星期日 08:00–17:00

鳥界好爸爸報到 洲仔濕地水雉育雛身影溫暖母親節

生活中心/高雄報導 每年一到春夏,是高雄洲仔濕地最熱鬧的時節!保育類水鳥「水雉」已悄悄換上金黃繁殖羽,優雅長尾隨風搖曳,踏著水面輕盈舞步,被譽為「凌波仙子」、「菱角鳥」,水雉正進入一年中最精彩的繁殖季,不只外型吸睛,育雛方式更是特別——由雄鳥負責孵蛋與照顧雛鳥,是自然界少見的「父代母職」,這份無私守護精神,也讓水雉成為母親節前夕最感人的生態象徵。 ▲洲仔濕地保育類水鳥「水雉」已悄悄換上金黃繁殖羽。(圖/高雄市政府提供)  洲仔濕地位於左營蓮池潭旁,是都市中珍貴的濕地保育據點,也是第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鳥類「水雉」穩定繁殖的重要棲地。水雉繁殖期為每年四月至九月,此刻已換上金黃褐白羽色和長長尾羽,不僅姿態翩翩,更有少見的「雄鳥育雛」行為,展現出自然界不分性別的溫柔守護,也與母親節的照顧精神不謀而合。 洲仔濕地是高雄市重要濕地保育基地,市府與「社團法人台灣濕地保護聯盟」攜手守護生態,長年投入保育工作,成功讓水雉族群逐年穩定,也讓市民能近距離觀賞牠們的美麗身影。邀請市民在溫馨佳節中走入自然,和家人一起欣賞水雉求偶的愛之舞步,學習關懷與尊重的多元樣貌,用一場自然約會向媽媽表達感謝。#

濕地精靈池中靈動飛舞 關山人工濕地聆聽自然樂章

生活中心/臺東報導 在樹梢與禾本植物間,傳來雀躍的啾啾聲,濕地精靈們在池中靈動飛舞,褐頭鷦鶯、緋秧雞與小彎嘴畫眉翩然起舞,躍出動人的旋律,這片秘境正位於關山親水公園內的關山人工濕地,冬日裡,成群的鷺鷥如聖誕樹的裝飾般點綴枝頭;春夏天,鶯啼鳥囀,琵嘴鴨與鳳頭潛鴨成群悠遊,花嘴鴨與紅冠水雞則教育幼鳥學習捕食,這如詩如畫的景象,來到濕地漫步,可近距離聆聽屬於濕地的自然樂章,但別忘了降低音量,減少對濕地生物的干擾,攜手守護這片珍貴的生態寶地! ▲緋秧雞在臺灣是普遍易見的留鳥。(圖/臺東縣環保局提供)   關山人工濕地作為污水處理設施,不僅具備淨化水質的功能,還營造出豐富多元的生物棲地,濕地的出流水質達到場域標準,並成為吸引各類生物棲息的美麗環境。如今,這裡更是鳥語花香的生態樂園,遊客可以在親水公園環園步道騎行,放慢緊繃的步伐,享受臺東獨特的慢生活。也期望縣民朋友們共同守護多元豐富的濕地生態系,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6項「淨水及衛生」及第15項「保育陸域生態」,共同打造永續且健康的新臺東。 ▲褐頭鷦鶯活潑好動。(圖/臺東縣環保局提供) 位於關山親水公園西北側的關山人工濕地,採取永續經營與低干擾的管理模式,使濕地水質日益潔淨,濕地的生態池吸引了眾多鳥類前來棲息,鳥種多樣性與數量逐年增加,吸引了許多賞鳥愛好者到訪。此外,環保局也透過導覽解說活動,帶領民眾深入濕地,增進對濕地的認識與珍惜,並培養守護濕地的意識,讓環境更加美好。 ▲小彎嘴畫眉生性機警怕人,聲音清亮婉轉多變。(圖/臺東縣環保局提供) 美好的濕地環境需要你我共同維護。欣賞濕地美景的同時,請攜帶走隨身物品及垃圾,以免濕地生物誤食垃圾而受害。#

嘉義賞螢季限定 慢遊嘉義LINE官方帳號 19家餐飲體驗享優惠

生活中心/嘉義報導 隨著初夏到來,嘉義縣山區點點螢光如夜空繁星閃爍,文化觀光局與多達19家餐飲與體驗業者合作,推出限定優惠方案,即日起至6月30日只要加入「慢遊嘉義」LINE官方帳號,即可領取多項專屬優惠券,邀請親子家庭在夜色中尋找螢火蟲的光影,啟發孩子對自然生態的興趣。 ▲優遊吧斯鄒族文化部落。(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嘉義縣每一處賞螢點都有其獨嘉魅力,無論是森林鐡道水社寮車站及奮起湖車站的鐵道賞螢,還是野薑花溪步道及公興森態園區-龍美步道的步道賞螢,或是南天巨屏及綠之戀奇異果園區的秘境賞螢,更有來吉、里佳、茶山、樂野等部落賞螢不同風貌的夢幻螢光。 ▲茗園茶葉民宿參加茶體驗活動。(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專屬體驗優惠包括「一品茶業民宿:入住享鬥茶體驗」、「茗園茶葉民宿:參加茶體驗活動出示即贈高山茶包組、平日預約用餐出示即享滿5人用餐贈高山茶包體驗組或等值商品」及「優遊吧斯鄒族文化部落:出示即享入園門票優惠票價200元」。 ▲空氣圖書館。(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餐飲優惠有「十彎·上山茶業:出示享冰淇淋甜筒第2件折50元、水果甜點杯第2件折50元」、「女婿茶:購買限定紫藤杯贈女婿茶精美小禮」、「山間茶墅民宿:消費1份鍋物享50元折抵優惠」、「山坡咖啡:用餐每份餐點附贈新鮮花茶1杯」、「仙記名茶X仙來搖搖:出示贈招牌凍檸紅茶1杯及茶香蛋、消費買茶葉即贈珠露茶包1盒」。 ▲泉元餐廳。(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空氣圖書館:套餐系列免費加贈3選1」。「青葉咖啡莊園:消費手沖單品咖啡滿300元即贈耳掛咖啡1包」、「泉元餐廳:消費贈私房菜脯1份」、「悟佐茶SATORI TEA:出示即享9折優惠,消費滿2000加贈品牌玻璃杯」、「野薑花庭園餐廳:出示優惠來店打卡享飲品50元折抵」、「瑞里小公主咖啡:消費滿1000贈1包耳掛咖啡」。 ▲瑞里小公主咖啡。(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溫度茶坊:出示即贈阿里山紅茶單片包3包、店內商品(茶葉、咖啡、農特產)第2件半價」、「祺崴咖啡莊園:出示即贈咖啡葉茶(壺)」、「嘉娜百藝工坊:咖啡飲品5折優惠、咖啡農特產品85折優惠」、「漫行林韻茶禮工作室:來店點餐「壺泡熱茶」即贈司康1份」及「龍美手工饅頭:消費滿百送阿里山高山茶包1包」。 ▲漫行林韻茶禮工作室。(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來嘉賞螢除了可以享受獨特的住宿體驗,還能享有多項餐飲及特色體驗優惠,夜晚與親友共賞點點螢光飛舞,請旅人把握這段難得的賞螢好時光,更多旅遊資訊可至「慢遊嘉義」粉絲專頁查詢。# 螢光大賞・賞螢季限定優惠:即日起至6月底,加入「慢遊嘉義」LINE官方帳號領取優惠券。  

壽山動物園全台首創「AI智慧環境導覽系統」 解密黑熊「波比」行蹤

生活中心/高雄報導 壽山動物園近期與工研院合作,推出全台首創「AI智慧環境導覽系統」,讓遊客以創新互動方式深入了解臺灣黑熊「波比」。這一系統不僅即時掌握「波比」行蹤,還能觀察牠多種姿態,深入了解其生活習性和個性化資訊,為遊客提供一場不同於傳統觀光的動物深度之旅,開創國內動物園科技導覽的新模式。 ▲台灣黑熊「波比」爬上樹梢。(圖/高雄市政府提供)   園方表示,遊客可透過旋轉升降的透明螢幕,觀察「波比」及其生活區域。當遊客將螢幕指向黑熊或其環境時,系統會自動以AR模式展示「波比」的知識介紹和生活花絮,讓每位遊客都能近距離觀察「波比」的行為。此外,該系統利用動物肢體數據開發的AI模型,能辨識「波比」的日常姿態,並依此提供趣味互動問答,讓遊客可直接向「波比」提問,例如最愛的食物、年齡,甚至牠出生時胸前是否有標誌性的V字型毛色等,增添與「波比」互動樂趣。 ▲小朋友體驗「AI智慧環境導覽系統」。(圖/高雄市政府提供) 園內目前共有四隻黑熊,考量到黑熊獨居性,特別設計獨立棲地環境,並擴大展區活動範圍。「AI智慧環境導覽系統」,讓「波比」即使不在遊客視線範圍內,也能透過即時地圖功能顯示牠動態位置,例如是否在樹後休息、進入室內獸舍或隱於陰涼處。此外,系統配備多角度攝影機,讓遊客能即時觀察「波比」的生活環境,提升參觀的沉浸感。另為服務國內外遊客,該系統還提供中、英雙語介面,確保到訪者都能輕鬆使用這項創新導覽功能。 ▲台灣黑熊「波比」萌樣。(圖/高雄市政府提供) 遊客可搭乘56號公車直達動物園,或於捷運鹽埕埔站及輕軌文武聖殿站下車轉乘56號公車。此外,壽山動物園也歡迎想為動物們盡一份心力的民眾加入動物認養行列,並按讚追蹤其臉書及IG粉絲團,隨時關心動物的日常生活。更多詳情可上壽山動物園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ShouShanZoo查詢。#

水雉與美濃湖 人與自然的連結之二

記者秦毅君/高雄報導 每年四~九、十月之間,在美濃湖正是水雉繁殖的季節,在繁殖期宛如披著皇冠的金黃褐白羽色和長長尾羽,秀雅的長腿盈盈行於水上浮葉、姿態翩翩而有「凌波仙子」的美稱。水雉在台灣是留鳥,且被認為是瀕危物種。 ▲黃老師是主要的推動者之一,很熱心在記錄觀察水雉的生活。(圖片來源/施宇寬)  台灣是水雉終年分布的北界。而因平原濕地在經濟發展中迅速消失,導致水雉數量急遽下降,於1989年被列為台灣珍貴稀有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直到劉孝伸與黃淑玫老師於2017年春天租下一公頃窪地,邀集夥伴種下水雉繁殖所需水草,成功讓水雉留下繁殖,現由百位夥伴集資延續民間棲地的保育工作至今。 ▲美濃水雉復育地,美麗的景色寧靜清幽,非常適合水雉的生活。(圖片來源/施宇寬) 民間成功的經驗,加深了公部門投資生態保育的信心。高雄市野鳥學會於2021年認養觀光局興建的美濃湖水雉復育工作站與大灣棲地,並與美濃區蔬菜產銷班第十八班於2022年攜手共組巡守隊。每個月觀察及記錄田間水雉與其他水鳥的食蟲、求偶、育幼等行為,還配合農業部林業保育署、高雄市農業局以生態服務給付,鼓勵農民接納在田間繁殖的水雉。 ▲田區內有築巢的區域,用充滿愛心的藍色塑膠繩圍繞起來。(圖片來源/黃淑玫) 水雉繁殖期與農民經濟作物野蓮的採收是有所衝突的,水雉喜歡在野蓮將近採收時來築巢,且農民以往認為水雉下田會踏死野蓮苗,後來發現原來水雉會吃害蟲反而成為工作鳥。 ▲野蓮田上的雜草空心蓮子草意外地成為「野蓮鳥」的築巢好所在。 (圖片來源/黃淑玫) ▲值得大家好好地來支持美濃「護雉蓮盟」品牌,共創農產保育雙贏。 (圖片來源/秦毅君) 早先於2022年6月底野蓮農李金洲農民,為保護水雉的繁殖,雖然會減少收入,卻仍然將田區內有築巢的區域,用充滿愛心的藍色塑膠繩圍繞起來,避免打擾到牠們,人與鳥就這麼和平共存,至今可以看見農民們在一邊辛勤地採野蓮、水雉在一邊優雅地養小鳥,多令人感動呀!非常值得大家好好地來支持美濃「護雉蓮盟」品牌,共創農產保育雙贏。 ▲成長中的民間集資棲地的水草。 (圖片來源/黃淑玫) 從一開始農民戲稱「養鳥協會」到後來與高雄市「野鳥學會」攜手共組巡守隊,一路走來的甘苦,非外人所能體會的,如何兼顧水雉復育和野蓮的經濟發展?需有十足的智慧應對,人與自然之間應可平和共處,有了自然生態環境的平衡,人才有安穩喜悅、世代相傳的生生不息。#

嘉義親子賞螢之旅 體驗手洗愛玉螢光吊飾DIY

生活中心/嘉義報導 嘉義螢火蟲季每年4月至5月盛大登場,精選23處賞螢秘境,推出「嘉義螢光奇緣」賞螢攻略,5月3、4日在公興森態園區舉辦限定螢光吊飾DIY,每日限量200名,參加DIY享公興森態園區免費入園優惠,園區內還有其他各式手作體驗,很適合親子同樂。 ▲公興森態園區。(圖/嘉義縣文化觀光局提供)  公興森態園區位於阿里山公路台18線47.4K處,遊客能在園區內的特色步道漫步,細品阿里山茶,感受茶韻之美,更可遠眺阿里山的壯闊山景。 ▲體驗手洗愛玉。(圖/嘉義縣文化觀光局提供) 除了5月3、4日限定的「螢光吊飾DIY」外,園區內也有各種親子手作DIY,如彩繪燈籠、植物拓染、手洗愛玉等體驗,讓大小朋友都能在此盡情動手玩創意,留下難忘回憶。 ▲限定的「螢光吊飾DIY」。(圖/嘉義縣文化觀光局提供) 親子共遊賞螢首選就是嘉義,公興森態園區內的龍美步道是適合大家悠閒漫步,步道全長874公尺,沿途設有休憩廣場及觀景亭,白天能享受山林自然風光,晚上可以欣賞螢光閃閃的夜間美景,規劃一趟嘉義親子賞螢之旅。 ▲植物拓染。(圖/嘉義縣文化觀光局提供) 嘉義縣文觀局今年與可樂旅遊、AiTravel有愛旅行社合作推出嘉義螢光奇緣精選9大追光遊程,邀請民眾輕鬆暢遊嘉義;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南投分署與11家業者推出平日住宿贈體驗活動。 ▲龍美步道適合悠閒漫步。(圖/嘉義縣文化觀光局提供) 歡迎民眾加入「慢遊嘉義」LINE官方帳號,可以掌握即時賞螢資訊,還能領取多達35份旅宿、餐飲、體驗優惠券。# 更多精彩資訊都在「慢遊嘉義」臉書粉絲專頁或LINE官方帳號(https://page.line.me/chiayitravel)。

響應世界閱讀日 壽山動物園特製「可食書」讓黑猩猩大展「閱讀」本事

生活中心/高雄報導 為響應4月23日「世界閱讀日(World Book and Copyright Day)」,壽山動物園今年特別發揮創意,與園區志工一起為黑猩猩設計獨特的可食用瓦楞紙書本,讓黑猩猩玩味品讀。這些特製書本是由回收紙箱製成,內頁間巧妙地藏著黑猩猩們喜愛的葵瓜子、鳳梨乾、葡萄乾等美味食物,讓牠們必須動腦又動手,才能享用到書中驚喜。讓黑猩猩透過尋找、翻頁、撕開書頁等過程,延長進食時間,同時訓練牠們觀察力和手指的靈活度。 ▲黑猩猩「曼華」仔細研究書中的奧妙。(圖/高雄市政府提供)  園方說,園內黑猩猩面對這些「可食書」展現出不同的「閱讀」風格。黑猩猩「美珍」及「曼華」以飛快速度爬上棲架再優雅翻開特製瓦楞紙書,而後埋頭享用書中葵瓜子、鳳梨乾、葡萄乾等,遠看像極了正為5月中旬打拼埋頭苦讀的會考生;反觀性急的黑猩猩「莉忠」,則直接用嘴咬開書頁,讓藏在書頁中的食物散落一地,再沿途慢慢撿拾享用,充分展現不同個體在覓食行為上的差異。此外,閱讀與動物世界密不可分,許多精彩的兒童繪本都以動物為主角,讓小朋友跟著故事情節與動物主角一起冒險,家長再帶孩子到訪動物園觀察繪本中的動物原型,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黑猩猩「美珍」埋首於書中。(圖/高雄市政府提供) 4月23日「世界閱讀日」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紀念文豪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西班牙知名作家塞凡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等文學作家而制訂,以緬懷並頌揚他們的貢獻。這一天在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地區也是富有浪漫色彩「聖喬治節」(Sant Jordi),按傳統當地民眾會贈送玫瑰花束給心儀的對象或心愛的人,而回禮便是送本書,藉玫瑰表達愛,以書回應智慧,象徵交流與理解。 ▲黑猩猩「莉忠」埋首於書中。(圖/高雄市政府提供) 壽山動物園誠摯邀請想為動物們盡一份心力的民眾一起加入動物認養行列,並按讚追蹤壽山動物園臉書、IG粉絲團,即時關心動物日常!詳情請上壽山動物園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houShanZoo查詢。#

2025彰化書香節 彰化文化護照集章抽獎 4/23同步起跑

生活中心/彰化報導 彰化縣文化局與全球同步響應4月23日世界閱讀日,於4月23日起在彰化縣立圖書館等地舉辦「2025彰化書香節—全球悅讀潮:讀愛毛孩與獸」暨「2025彰化文化護照」活動。今年書香節(4/23-6/25)以寵物、動物為主題,探討在各種閱讀文本中所呈現的寵物與動物群像,共規劃15場系列活動;同時擴大辦理彰化文化活動,藝文展覽、文化活動及借閱圖書皆可集章抽獎,期望藉此培養民眾親文化與愛閱讀的習慣。 ▲2025彰化書香節共規劃15場系列活動,藉此培養民眾從小親文化與愛閱讀的習慣。(圖/彰化縣文化局提供) 「2025彰化書香節」系列活動包括:「全球悅讀潮:讀愛毛孩與獸主題展」聚焦於名著《我是貓》及《野性的呼喚》的動物主角場景,以4座場景櫥窗裡的主角形象與精典摘句為書香節破題,另現場以童話《白雪公主》情境布置來妝點主題書展區,展場同時結合充滿可愛寵物萌樣的「寵物生活區」,帶領民眾沉浸體驗各種迷人的毛孩與獸;「解讀or誤讀~猜猜毛孩與獸」為闖關猜謎遊戲,結合「可愛小熊的閱讀邀請‧借書換禮」活動,答對闖關猜謎並借閱50本書籍,即獲贈小熊馬克杯禮盒1個,藉此引領民眾養成借閱圖書的好習慣;而為持續提供好書資訊,辦理「2024 Openbook好書獎書展」及「讀愛毛孩與獸」主題書展。  ▲「2025彰化書香節」系列活動包括:「全球悅讀潮:讀愛毛孩與獸主題展」。(圖/彰化縣文化局提供) 另有10場在縣立圖書館採免費現場報名活動,包含:「獨愛毛孩與獸~英文繪本故事屋」安排4/26、5/10二場次,以兒童為對象,使用英語說演動物主題繪本;「奇遇異域裡的毛孩與獸」安排5/4、5/18二場次,由來自印尼與柬埔寨的新住民帶領民眾瞭解新住民講師母國的動物、寵物群像,藉由交流增進異文化間的相互理解;「創意悅讀毛孩與獸」活動安排6/8、6/15二場次,結合故事、音樂與創意DIY,讓參與民眾感受毛孩帶來的歡樂時光;「關於人們自以為懂的~毛孩低語與獸言」活動由各界達人以講座、手作、寵物互動等形式,於4/26、5/3、5/17、6/7共四場次,引領民眾深入毛孩與獸不為人知的面向。 ▲「讀愛毛孩與獸主題展」聚焦於名著《我是貓》及《野性的呼喚》的動物主角場景。(圖/彰化縣文化局提供) 為持續提昇閱讀風氣,於4/23至11/30在全縣各公共圖書館辦理「2025彰化文化護照─文藝富心‧集章獎精」活動,活動採取集章摸彩方式,於圖書館索取護照之後,參觀文化館舍、參加藝文活動以及借閱圖書皆可集章,每張護照集滿2枚館舍活動章,同時借書40冊獲蓋一枚借閱集點確認章即可參加摸彩,摸彩獎品包括ipad、gopro運動攝影機、聲霸、高級手錶等600個獎項。 2025彰化書香節及文化護照活動內容豐富,相關系列活動詳情及規則辦法,可至文化局網站查詢。# 彰化書香節:https://gov.tw/P9j 彰化文化護照:https://gov.tw/Xon

水雉與美濃湖 人與自然的連結之一

記者秦毅君/高雄報導 每年四~九、十月之間,在美濃湖正是水雉繁殖的季節,在繁殖期宛如披著皇冠的金黃褐白羽色和長長尾羽,秀雅的長腿盈盈行於水上浮葉、姿態翩翩而有「凌波仙子」的美稱。水雉在台灣是留鳥,且被認為是瀕危物種。 ▲水雉在繁殖期宛如披著皇冠的金黃褐白羽色。(圖/盧嘉生提供) 喜歡棲息在有浮葉型水生植物濕地環境的水雉,也能利用以漂浮型水生植物為主的棲地,水雉常吃的生物為無脊椎動物、小型兩楼類動物,例如:水躉(蜻蜓、豆娘的幼蟲)、負子蟲、水螟蛾幼蟲、蚜蟲、福壽螺幼體、扁螺、青蛙、蝌蚪等水生物,水生植物葉子上的蜘蛛、金花蟲、種子⋯⋯等。所以牠不但是益鳥,還可以是工作鳥。 ▲換羽中的水雉。(圖/邱秀梅提供) 可愛靈巧的水雉,公母外觀看起來差不多,但雌性比雄性大,母鳥體重約190~250克,公鳥大約120~150克,也要兩隻同在一處才看得出大小。有趣的是水雉是典型的一妻多夫,母鳥間會競爭領域,打贏的就是女王,可以在其後宮對多隻公鳥翻牌子,再由公鳥單獨孵育、照顧雛鳥,而水雉爸爸因體型較小,反而適合在浮葉上育雛,想像一下,因母鳥太重而整窩連蛋下沈的樣子,不禁令人莞爾,真是大自然演化的奧妙呀! ▲水雉爸爸孵蛋中。(圖/黃淑玫提供) ▲水雉爸爸帶小孩。(圖/邱秀梅提供) 屬於「早熟型」的水雉雛鳥,一孵化即可行走與覓食,休息時會躱在水雉爸爸的羽翼中,乍看之下好像多了好幾雙腳。雛鳥歷經7~8周方能飛行,遇梅雨與颱風帶來的水位上漲,易導致巢蛋被水淹沒或失溫,也令雛鳥無法順利覓食,現在又多了外來種泰國鱧的危害,嚴重破壞當地生態。 ▲53日齡大的小水雉,尾巴長出飛羽了。(圖/黃淑玫提供) ▲可愛靈巧的水雉。(圖/盧嘉生提供) 美濃湖水雉復育以湖區北側的棲地為主,好消息是近年水雉數量增加,隨著繁衍空間的不夠,已經擴散到湖區周邊的野蓮田,復育站陳柏豪主任表示,有民眾建議請竉物溝通師來請牠們留在復育區?但牠們並不是竉物,本就翺翔於天地間。大自然有其運作之行,人為因素令我們強佔了地球,人與自然的連結一直在失衡中。高雄市野鳥學會期盼以水雉為明星物種,在美濃湖畔經營人、鳥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水環境典範,提供水雉與其他水生物穩定棲所,持續的農業實踐,並增添美濃環境教育與生態旅遊的發展契機。#

最新新聞